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视察调研

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07 16:35:57 点击数:

文艺界、新闻出版界联合活动组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已开展十余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收集“非遗”线索78项,梅桥、虞唐、金石等14个乡镇申报了项目。2014年市人民政府确定本级“非遗”保护项目38项。涵盖10个门类。其中民间文学10项、传统美术2项、传统音乐1项、传统戏曲3项、传统杂技2项、传统技艺13项、民俗3项、传统医药4项。申报湘潭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0项获批,即《湘乡方言》《湘乡石坝鼓》《壶天火龙灯》《梅桥夜唢呐》《虞唐高跷》《湘乡烘糕》《湘乡蛋糕》《水府火焙鱼》《梅桥篾席编制》《育段蓑衣手工编织》。其中,《梅桥夜唢呐》传承人刘岳权、《壶天火龙灯》传承人李经世确认为湘潭市第三批“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省级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1项获批,即《湘乡石坝鼓》。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做好田野调查,收集“非遗”线索,市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到棋梓、梅桥、壶天、虞唐等10余个乡镇深入调查。
二是举办各种展演、展示活动。采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非遗”文化。如举办“百龙百狮闹元宵民俗巡游”活动,“壶天火龙灯”“虞唐高跷”展演、展示活动等。连续八年排演“非遗”内容的节目参加市迎春文艺联欢晚会和湘潭市的百姓春晚,如方言小品《美丽龙城我的家》、《聚宝盆》等。
三是“非遗”传承保护进校园。在虞唐镇中心小学开设踩高跷课程(选修),组织专业人员和文化志愿者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湘乡二中、横铺中学、虞唐中学确定为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
四是加强对外联络沟通。认真完成《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湘乡市部分的编撰工作;积极参加省、湘潭市主办的各种学习培训;与周边县市加强交流学习,举办各类展演、展示活动。
二、主要困难
“非遗”保护工作,基础在保护,重点在传承。传承人承载着“非遗”薪火,传承人的保护问题,是“非遗”保护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部分传承人“高龄化”。湘潭市级“非遗”项目梅桥夜唢呐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岳权老师傅99岁高龄、壶天火龙灯的代表性传承人李经世师傅76岁,省级项目湘乡石坝鼓的代表性传承人丁德仁师傅72岁。
二是生计所迫,传承困难。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和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下,“非遗”传承人依靠传统手艺很难赚钱,谋生十分困难。为生计所迫,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只得放弃原有手艺,另寻他途。
三是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非遗”受传统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局限,传承面狭窄,受众面小;“非遗”的沿袭从传统农耕社会而来,传播渠道主要为口传心授,一对一传承,父传子、母传女、师傅传徒弟,为防止技艺外传流散,还有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习俗。受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在影视、互联网、自媒体等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文化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太大的改变。“非遗”受众越来越少、越来越老。加上学习传统技艺要下苦功,耐寂寞,耗时日,赚钱少,年轻人中极少有人愿意走这条路,“非遗”继承者寥寥无几,长此以往,许多“非遗”文化恐将退出历史舞台。
三、对策与建议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保护“非遗”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建议:
(一)加强领导。根据上级要求和周边县市的成功经验,成立湘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及湘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二)制定规划。制定 “非遗”保护短、中、长期保护规划,建立本级非遗名录体系及本级传承人认定命名机制。
(三)增加投入。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培训专业人员,配置专业设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四)重点保护。为了尽可能减少“人老物亡”带来的损失,将保护和扶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单位放在优先的位置,重点关注。采访当地老艺人、老农民、民间民俗专家,获得更多“非遗”信息。抓好有价值、有地方特色和濒危的项目,积极申报,重点保护,并作为“文化立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工作来抓。
(五)做好传承。建立传承人管理保障机制,推动“非遗”项目的相关产业发展,带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培养后继人才。
(六)综合开发。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将传统技艺《湘乡烘糕》《湘乡蛋糕》《水府火焙鱼》等“非遗”项目,打造“小吃一条街”或“特色小吃店”;将传统技艺《湘乡石坝鼓》《梅桥篾席编制》《育段蓑衣手工编织》等非遗项目向游客展演、展示;将民俗《壶天火龙灯》、传统杂技《虞唐高跷》、传统音乐《梅桥夜唢呐》、传统戏曲《金石、白田皮影戏》等项目,在云门寺庙会或特定的时间段集中进行展演,丰富我市特色旅游内涵,树立地方特色品牌。